第190节(2/3)
质,如果老三来找我时我极力主张他去寻他二哥求证,或者我在有所怀疑时自己去查找结果,也许不会到今日这般。
“话还是得从太子说起。不怕父皇怪罪,少年时我一度仰慕太子殿下,因为这段过去,王爷耿耿于怀。我们成亲时,宁王尚幼,年少的他曾对他二哥有些误会。
“太子薨逝之前,曾经暗中传王爷进京,让他查蜀地的铁矿案,谁知道被他查出来与宁王有关。他把证据呈给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不信,他们之间起了争执。
“王爷出京后,受人怂恿决定把留在太子手上的证据拿回来,呈交给皇上告宁王一状。结果太子誓死相护,坚决不相信宁王犯事。
“那夜过后不久,太子殿下薨逝,我们进京,王爷在守灵的时候潜入东宫寻找呈给太子的那份宁王的‘罪证’,不慎被宁王尾随发现。宁王意外在太子床榻间找到了一枚王爷与太子争执时留下的玉佩。
“宁王由此怀疑两个哥哥之间不和。确切地说,他怀疑身强体壮的二哥曾对太子殿下欲行不轨。至此埋下了怀疑王爷,并且暗中调查王爷的种子。”
说到这里王妃顿了一顿,抬起双眼道:“王爷查到宁王‘犯事’证据在先,宁王查探二哥罪证在后。事情到此处,看起来都很顺理成章,如果王爷没有说谎——”
她深深地看向晋王:“那么我以为,从蜀地案被查开始,就有人在步步为营,布下计划了。”
“不错,”陆瞻忍不住说道,“如果王爷所说的这些没有虚言,那么孙儿也怀疑,事情的起因,是从蜀地的铁矿案开始的。”
晋王听到这里直身看向皇帝:“大哥当时说,递交状子的人是匿名的,而且状子也是夹在贡品里辗转呈交的。他当时顾虑着公然调查会连累告状的人,于是暗中传儿臣进京,让儿臣动用晋王府的人力去查这件事。
“如此看来,儿臣的查探十成十惊动了铁矿案的受益人,而后对方顺势就把老三给拉下水了——倘若,老三也没有撒谎的话。”
毕竟还没有人拿出宁王被冤枉的铁证,他自然说话还得留个余地。
不想却得来皇帝一个瞪眼:“你先管好你自己有没有说谎!”
晋王噤声。
皇帝踱行两步,说道:“当年宁王犯事之时举报他的状子里就有蜀地的铁矿案,偏生没一个人站出来为他说话,就连你这亲哥哥都在装死,还相信是他干的!可见无论如何,幕后凶手这一步是走对了。
“朕只奇怪,他究竟是哪里来的胆子直接冲皇子下手的呢?他能筹谋得如此周密,绝对是朝中人,满朝之上,到底谁在十八年前就存着这样大的胆子!”
满殿人皆无语。
宋湘跟着默凝了会儿,说道:“孙媳斗胆插嘴,当年宁王殿下冤死在狱中,他的死因乃是饥饿至死应是无疑。只是确定了殿下不是赌气自尽,那他为何会走到这步就很可疑。
“想来不会敢有人不给他饭吃,难道,他是因为某种原因吃不下去?当年看守天牢的人,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
皇帝屏息看了她片刻,缓下声息道:“当年守监的人朕事后都着人私下审了一遍,并没有问题。那是朕的儿子,哪怕他犯了罪,当爹的也还是希望他来日能悔过,哪里会成心要他的命?如果不是查不到疑点,朕也不会憋在心里这么多年。”
第343章 你没怀疑过他吗?
宋湘凝眉:“那就只能是有人偷偷进内对殿下做过什么了。而能够进得天牢行凶,如此又更加证明此人一定是朝中官员。事情从铁矿案开始,凶手总之若不是告状的人,就一定是铁矿案幕后的真正受益者。
“此人一面在朝为官,一面违禁开采,一旦被揭发,必将身首异处。不过从他敢直接拉皇子下水来看,只怕此案暴露会牵连的还不止几个人,很可能是他的家族,以及他的同党。
“所以他就使了个计策,借着王爷与太子及宁王分别都有嫌隙的时候实行挑拨离间。”
“可惜让他侥幸成功了。”晋王黯然道。
“不,”宋湘看过来,“应该不是侥幸。王爷没有怀疑过您的那位老师楼参吗?”
晋王静默。
皇帝道:“楼参如何?”
“这位楼先生,在王爷几次叙述里出现过。当初王爷因为母妃与太子殿下的少年之情而心生不忿时,是楼参鼓励王爷拼尽力气结成这门亲事。
“后来王爷把宁王殿下犯事的证据呈交给太子殿下,楼参又以王爷若听信了太子,日后必然会引来宁王报复为由,怂恿王爷进京夺取这份证据。
“也正是这次进京,王爷与太子起了争执,加重了太子殿下病情,也使王爷落下了玉佩在东宫。如果没有这次进京,太子殿下的病不好说,至少不会有宁王殿下在东宫床榻上找到玉佩,由此对太子的死种下了疑心的后因。
“而二位王爷相互间的猜忌,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楼参作为王爷的心腹,对王爷进京事项定然了如指掌,他很容易掌握宫帏信息。”
满殿人的目光遂又朝晋王投过来!
晋王额间已有冷汗,他咽咽喉头,回想道:“我进京奔丧,楼参是跟在我身边的……”
“他
“话还是得从太子说起。不怕父皇怪罪,少年时我一度仰慕太子殿下,因为这段过去,王爷耿耿于怀。我们成亲时,宁王尚幼,年少的他曾对他二哥有些误会。
“太子薨逝之前,曾经暗中传王爷进京,让他查蜀地的铁矿案,谁知道被他查出来与宁王有关。他把证据呈给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不信,他们之间起了争执。
“王爷出京后,受人怂恿决定把留在太子手上的证据拿回来,呈交给皇上告宁王一状。结果太子誓死相护,坚决不相信宁王犯事。
“那夜过后不久,太子殿下薨逝,我们进京,王爷在守灵的时候潜入东宫寻找呈给太子的那份宁王的‘罪证’,不慎被宁王尾随发现。宁王意外在太子床榻间找到了一枚王爷与太子争执时留下的玉佩。
“宁王由此怀疑两个哥哥之间不和。确切地说,他怀疑身强体壮的二哥曾对太子殿下欲行不轨。至此埋下了怀疑王爷,并且暗中调查王爷的种子。”
说到这里王妃顿了一顿,抬起双眼道:“王爷查到宁王‘犯事’证据在先,宁王查探二哥罪证在后。事情到此处,看起来都很顺理成章,如果王爷没有说谎——”
她深深地看向晋王:“那么我以为,从蜀地案被查开始,就有人在步步为营,布下计划了。”
“不错,”陆瞻忍不住说道,“如果王爷所说的这些没有虚言,那么孙儿也怀疑,事情的起因,是从蜀地的铁矿案开始的。”
晋王听到这里直身看向皇帝:“大哥当时说,递交状子的人是匿名的,而且状子也是夹在贡品里辗转呈交的。他当时顾虑着公然调查会连累告状的人,于是暗中传儿臣进京,让儿臣动用晋王府的人力去查这件事。
“如此看来,儿臣的查探十成十惊动了铁矿案的受益人,而后对方顺势就把老三给拉下水了——倘若,老三也没有撒谎的话。”
毕竟还没有人拿出宁王被冤枉的铁证,他自然说话还得留个余地。
不想却得来皇帝一个瞪眼:“你先管好你自己有没有说谎!”
晋王噤声。
皇帝踱行两步,说道:“当年宁王犯事之时举报他的状子里就有蜀地的铁矿案,偏生没一个人站出来为他说话,就连你这亲哥哥都在装死,还相信是他干的!可见无论如何,幕后凶手这一步是走对了。
“朕只奇怪,他究竟是哪里来的胆子直接冲皇子下手的呢?他能筹谋得如此周密,绝对是朝中人,满朝之上,到底谁在十八年前就存着这样大的胆子!”
满殿人皆无语。
宋湘跟着默凝了会儿,说道:“孙媳斗胆插嘴,当年宁王殿下冤死在狱中,他的死因乃是饥饿至死应是无疑。只是确定了殿下不是赌气自尽,那他为何会走到这步就很可疑。
“想来不会敢有人不给他饭吃,难道,他是因为某种原因吃不下去?当年看守天牢的人,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
皇帝屏息看了她片刻,缓下声息道:“当年守监的人朕事后都着人私下审了一遍,并没有问题。那是朕的儿子,哪怕他犯了罪,当爹的也还是希望他来日能悔过,哪里会成心要他的命?如果不是查不到疑点,朕也不会憋在心里这么多年。”
第343章 你没怀疑过他吗?
宋湘凝眉:“那就只能是有人偷偷进内对殿下做过什么了。而能够进得天牢行凶,如此又更加证明此人一定是朝中官员。事情从铁矿案开始,凶手总之若不是告状的人,就一定是铁矿案幕后的真正受益者。
“此人一面在朝为官,一面违禁开采,一旦被揭发,必将身首异处。不过从他敢直接拉皇子下水来看,只怕此案暴露会牵连的还不止几个人,很可能是他的家族,以及他的同党。
“所以他就使了个计策,借着王爷与太子及宁王分别都有嫌隙的时候实行挑拨离间。”
“可惜让他侥幸成功了。”晋王黯然道。
“不,”宋湘看过来,“应该不是侥幸。王爷没有怀疑过您的那位老师楼参吗?”
晋王静默。
皇帝道:“楼参如何?”
“这位楼先生,在王爷几次叙述里出现过。当初王爷因为母妃与太子殿下的少年之情而心生不忿时,是楼参鼓励王爷拼尽力气结成这门亲事。
“后来王爷把宁王殿下犯事的证据呈交给太子殿下,楼参又以王爷若听信了太子,日后必然会引来宁王报复为由,怂恿王爷进京夺取这份证据。
“也正是这次进京,王爷与太子起了争执,加重了太子殿下病情,也使王爷落下了玉佩在东宫。如果没有这次进京,太子殿下的病不好说,至少不会有宁王殿下在东宫床榻上找到玉佩,由此对太子的死种下了疑心的后因。
“而二位王爷相互间的猜忌,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楼参作为王爷的心腹,对王爷进京事项定然了如指掌,他很容易掌握宫帏信息。”
满殿人的目光遂又朝晋王投过来!
晋王额间已有冷汗,他咽咽喉头,回想道:“我进京奔丧,楼参是跟在我身边的……”
“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