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2/4)
,拌菜也很受欢迎,雨菲家租住的地方开火不方便,雨菲妈妈听甄珍的建议专做凉拌菜,在北行卖日用品的街区摆摊,在那边做小生意的女的多,见她的拌菜可以自选,还能配着面筋,现场凉拌,健康清爽还不长肉,都很感兴趣,拿过去的三十斤拌菜半个小时就卖光了。
大家生意好,甄珍也很高兴,鼓励道:“昨天试水不错,你们今天可以加大货量,夏天出货快,争取挣几个月好钱。”
“你说得对,我们也是这么想的。”
人的思路一旦被打开,一通百通,不需要甄珍指导生意经,他们都是产业工人出身,最了解分工合作的优势。擅长熬辣椒油的就专门熬辣椒油,擅长蒸皮子的,就只蒸皮子。
连家人也全部发动起来,十家人之所以过得艰难,有因为房子拖累的,有因为再就业的单位困难发不出资的,还有几家像第一个来找活的大姐那样,另一半因为身体原因丧失了部分劳动力。
各家把自己家能派出来的劳动力都列出来,肾不好的家属可以坐在床上帮忙选米,筛选调味料。
徐大姐的爱人因为工伤断了一条腿,腿使不上力,但他上半身有劲,她家住一楼,搬货方便,让他负责磨米。
这样的分工下,大家效率也提高了,现在物价不高,凉皮售价一块,拌菜也卖得便宜,但摆摊没有成本,蔬菜、大米、白面的成本同样低,卖一份能挣四毛钱,甄珍教出来的徒弟,卖的东西味道好,口碑好,回头客就多,一个晚上多的时候能卖一百多份,卖得好一周能挣上三百块钱。
这帐谁都会算,这样下来,一个月岂不是能挣一千多?比在厂子上班时挣得多一倍,这在以前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雨菲一家对甄珍感激不尽,家里省吃俭用,住铁皮房就为了攒钱置换房屋,铁皮屋吸热,晚上热的睡不着,大人可以忍,孩子不行,现在手头充裕了,在附近租了个房子,家终于有了个家样。来找宝库玩的雨露身上终于不见了热痱子。
丈夫有肾病的彭大姐挣了钱,终于可以给丈夫做透析了,激动地抹眼泪,握着甄珍的手说,“老妹儿,不瞒你说,这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要不是因为孩子,我跟我家那口子早就想喝农药了,从厂子出来这几年,大姐头一次感觉这日子有了奔头,这都得感谢你,你就是我们一家的恩人。”
甄珍帮彭大姐擦了擦眼泪,“小吃不小,但吃苦受累是别人的数倍,你们挣来的钱是你们应得的,不用谢我。”
“有钱挣,胳膊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我们一点不累。”曹大哥把胸脯拍得啪啪响。
几个工人用行动感谢甄珍,现在凉拌菜做成手,不用甄珍动手,把这道菜接了过去。
大家学习上瘾,食材好处理的时候,他们就分批来学习炒大锅热菜,同样是大锅菜,甄珍炒得比当年的食堂师傅好太多了,这就是水平差距,他们想要系统学习一下。
有位姓刘的大姐爱钻研,上手最快,徐大姐几个也都总结出心得,争着分担一些炒菜工作。
除了自己做的,天气越来越热,大家下不去饭的时候,甄珍还会从朴叔那里订购冷面,辛苦了一段时间,因为有人搭把手,到后来甄珍的工作量少了好多。
王进申请查档案,在他打了五个长途电话催促后终于有了结果,现在并没有人因为鱼丸机的设计申请过专利技术。
“兴许有人做过,因为专利观念不强,没有申请保护。”王进分析道。
“这是好事,那我们下一步就着手找人设计。”甄珍从后厨给陈星耀和王进端了两份米皮出来。
王进有点头疼,“咱两眼一抹黑,找谁好呢?”
小陈对这个结果早有准备,已经事先打听了一圈,他人脉广,是个本地通,为甄珍找到一个合适人选,这人脾气有点怪,但是甄珍想要摆平,应该不难。
“你会做松鼠鳜鱼吗?”小陈问。
甄珍冰雪聪明,立即领会他的意思,转转眼珠,开口背起《调鼎集》所录菜谱,“取鱼,肚皮去骨,拖蛋黄,炸黄,作松鼠式,油,酱油烧。”
王进也明白过来,大笑道:“妥了!”
陈星耀找的这个工程师是省精密机械制造厂的,做精密机械制造出身,给他们设计个鱼丸机算是大材小用。老头姓孙,已经退休,又被厂子返聘,作为运动前的大学生,运动时没少遭罪,幸亏被惜才的老厂长从农场抽调到当时三五期间国家重点单位的精密机械厂,才躲过一劫。
作为辽省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老孙头的专业能力在全国都能排上号,不光有一线的实践经验,理论水平也很高,现在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教材就有他的参与。
小陈吃了一口米皮,被筋道、爽滑,又麻又辣的口感征服,开口说起老孙头,“如果孙老还没退休,我们也不好意思去打扰,返聘后,他的工作不多,应该有时间,不过这人不太好说话,所以得拿你的鱼开道。”
老孙头老家是苏州的,找的老伴也是南方的,陈星耀干侦查的,想要查一个人的嗜好,一查一个准。老两口喜欢故乡苏帮菜,最喜欢松鼠鳜鱼,最近这两年老伴身体不好,没人下厨,也没了口福,所以他想到这个
大家生意好,甄珍也很高兴,鼓励道:“昨天试水不错,你们今天可以加大货量,夏天出货快,争取挣几个月好钱。”
“你说得对,我们也是这么想的。”
人的思路一旦被打开,一通百通,不需要甄珍指导生意经,他们都是产业工人出身,最了解分工合作的优势。擅长熬辣椒油的就专门熬辣椒油,擅长蒸皮子的,就只蒸皮子。
连家人也全部发动起来,十家人之所以过得艰难,有因为房子拖累的,有因为再就业的单位困难发不出资的,还有几家像第一个来找活的大姐那样,另一半因为身体原因丧失了部分劳动力。
各家把自己家能派出来的劳动力都列出来,肾不好的家属可以坐在床上帮忙选米,筛选调味料。
徐大姐的爱人因为工伤断了一条腿,腿使不上力,但他上半身有劲,她家住一楼,搬货方便,让他负责磨米。
这样的分工下,大家效率也提高了,现在物价不高,凉皮售价一块,拌菜也卖得便宜,但摆摊没有成本,蔬菜、大米、白面的成本同样低,卖一份能挣四毛钱,甄珍教出来的徒弟,卖的东西味道好,口碑好,回头客就多,一个晚上多的时候能卖一百多份,卖得好一周能挣上三百块钱。
这帐谁都会算,这样下来,一个月岂不是能挣一千多?比在厂子上班时挣得多一倍,这在以前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雨菲一家对甄珍感激不尽,家里省吃俭用,住铁皮房就为了攒钱置换房屋,铁皮屋吸热,晚上热的睡不着,大人可以忍,孩子不行,现在手头充裕了,在附近租了个房子,家终于有了个家样。来找宝库玩的雨露身上终于不见了热痱子。
丈夫有肾病的彭大姐挣了钱,终于可以给丈夫做透析了,激动地抹眼泪,握着甄珍的手说,“老妹儿,不瞒你说,这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要不是因为孩子,我跟我家那口子早就想喝农药了,从厂子出来这几年,大姐头一次感觉这日子有了奔头,这都得感谢你,你就是我们一家的恩人。”
甄珍帮彭大姐擦了擦眼泪,“小吃不小,但吃苦受累是别人的数倍,你们挣来的钱是你们应得的,不用谢我。”
“有钱挣,胳膊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我们一点不累。”曹大哥把胸脯拍得啪啪响。
几个工人用行动感谢甄珍,现在凉拌菜做成手,不用甄珍动手,把这道菜接了过去。
大家学习上瘾,食材好处理的时候,他们就分批来学习炒大锅热菜,同样是大锅菜,甄珍炒得比当年的食堂师傅好太多了,这就是水平差距,他们想要系统学习一下。
有位姓刘的大姐爱钻研,上手最快,徐大姐几个也都总结出心得,争着分担一些炒菜工作。
除了自己做的,天气越来越热,大家下不去饭的时候,甄珍还会从朴叔那里订购冷面,辛苦了一段时间,因为有人搭把手,到后来甄珍的工作量少了好多。
王进申请查档案,在他打了五个长途电话催促后终于有了结果,现在并没有人因为鱼丸机的设计申请过专利技术。
“兴许有人做过,因为专利观念不强,没有申请保护。”王进分析道。
“这是好事,那我们下一步就着手找人设计。”甄珍从后厨给陈星耀和王进端了两份米皮出来。
王进有点头疼,“咱两眼一抹黑,找谁好呢?”
小陈对这个结果早有准备,已经事先打听了一圈,他人脉广,是个本地通,为甄珍找到一个合适人选,这人脾气有点怪,但是甄珍想要摆平,应该不难。
“你会做松鼠鳜鱼吗?”小陈问。
甄珍冰雪聪明,立即领会他的意思,转转眼珠,开口背起《调鼎集》所录菜谱,“取鱼,肚皮去骨,拖蛋黄,炸黄,作松鼠式,油,酱油烧。”
王进也明白过来,大笑道:“妥了!”
陈星耀找的这个工程师是省精密机械制造厂的,做精密机械制造出身,给他们设计个鱼丸机算是大材小用。老头姓孙,已经退休,又被厂子返聘,作为运动前的大学生,运动时没少遭罪,幸亏被惜才的老厂长从农场抽调到当时三五期间国家重点单位的精密机械厂,才躲过一劫。
作为辽省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老孙头的专业能力在全国都能排上号,不光有一线的实践经验,理论水平也很高,现在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教材就有他的参与。
小陈吃了一口米皮,被筋道、爽滑,又麻又辣的口感征服,开口说起老孙头,“如果孙老还没退休,我们也不好意思去打扰,返聘后,他的工作不多,应该有时间,不过这人不太好说话,所以得拿你的鱼开道。”
老孙头老家是苏州的,找的老伴也是南方的,陈星耀干侦查的,想要查一个人的嗜好,一查一个准。老两口喜欢故乡苏帮菜,最喜欢松鼠鳜鱼,最近这两年老伴身体不好,没人下厨,也没了口福,所以他想到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