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大阿哥,自然也被皇上随时带着,不允许他留在京城,美其名曰协助傅恒。
    除了康熙爷当年曾经留下太子监国,最后又废了太子外,雍正爷和当今皇上,都非常注重自己在哪里,政治中心就跟着转移,根本不需要有人留在紫禁城监国。
    高静姝想着再见阿玛一面,而此时高斌正在皇上跟前候着。
    不单他,鄂尔泰、张廷玉、讷亲、马齐和傅恒等重臣都在,几乎是重华宫茶宴平移到了这里。
    傅恒正在朗诵名单。
    朗诵完六十四个人名后,又道这些人已经在门口集合好了,皇上可以亲自视察。
    皇上也不出门,就站在玻璃窗处,看着外头笔直矗立的几十个人,然后蹙眉道:“姿容不够好。”
    众人:……
    蒙古对大清极为重要,所以自康熙爷平定漠北蒙古之时,就建立了木兰围场,设立了木兰秋狝这个活动——除了跟蒙古友好建交外,还要展览一下八旗骁勇善战的尚武之风。
    外交最重要的是颜面。
    于是按照国际惯例,木兰秋狝第一日,并不是大伙儿直接开始围猎,呼啦啦的去打小动物,而是一场隆重大阅。
    皇上要身着甲胄,亲自御马,将由八旗英武将士组成的两千人纵队检阅一番。
    这是皇上在木兰秋狝最大的一场表演。
    观众正是蒙古诸部。
    当今皇上是什么性格,那是极其重视颜面,甚至到了好大喜功的地步。
    所以傅恒领了此事,格外认真的从八旗队伍中挑出了两千个精英人物,保证马术精妙,绝不在蒙古诸部跟前丢皇上的脸。
    除了这两千人外,还需要一个由侍卫组成的銮卫队,跟在皇上的御马后面做扇形拱卫状,替皇上增加声势。
    因紧跟圣上,自然就是本次表演的门面。
    这比那两千人可难挑多了,除了骑术精妙,还得出身不俗,忠心不二。
    所以傅恒在宫里上三旗的侍卫里面,快要挑瞎了双眼,才扒拉出来这六十四个人,今日一同汇集了请皇上先检阅一二。
    可皇上方才检阅过了,表示姿容不够好看,不够给他长脸。
    傅恒苦笑:满人入关日久,旗人又有铁杆庄稼养活,许多都渐渐走了纨绔之路,养鸟逗狗闲散游民日益增多。其实现在军伍中也多有汉军旗乃至汉人,真正的满洲八旗百战之师越来越少了。许多还都在贵州广西等镇压苗乱的余孽。
    他能划拉出来这两千人,又在上三旗挑出来六十四个骑术过得去的,已经很难了。
    实在难以做到姿容跟骑术俱佳。
    见皇上表达了不满,诸如马齐张廷玉这种伺候过康熙爷的,脑子里就不由感叹:真不愧是圣祖爷的孙子呢,颜控方面都一样一样的。
    当年康熙爷圣驾巡行到鄂尔多斯,当地的蒙古六旗王、台吉等自然也命人给康熙爷表演过骑术,分别射羊、兔、獐等物,康熙爷表示:不错,就是那个射兔者虽然射技好,甚为熟练,但生的不俊美,实在是颇为遗憾。
    同样的事情,又发生在了当今身上。
    马齐和张廷玉忍不住对视一眼,有点怀念。
    其实皇上也有苦衷:蒙古人至今还在马背上纵横驰骋,八旗子弟在骑射上比不过人家,在姿容上压过也是好的呀。
    皇上转过身来面对这群重臣:“今日朕召你们来,就是让你们推荐自家儿郎或是亲眷中的出色子弟,不限于上三旗,无论出身高低,皆可推荐给朕。”说完一指傅恒:“就像傅恒一般,相貌英武骑术娴熟这个标准即可。”
    即可,还即可?
    富察氏百年望族,就出了个傅恒呢。
    大家集体闭嘴。
    高斌是最轻松的,谁都知道他分家出去,人口极少,长子又是走的科举路子,现在还在工部蹲着熬资历呢。况且高恒年过三十,也已经不符合皇上年轻英武的标准了。
    至于幼子……
    高斌的思绪飘到了幼子身上。
    这孩子真不知道随了谁。
    因高恪比贵妃小了十三岁,也是高夫人三十二岁才得的儿子,自然要溺爱些。
    高恪性子倒是醇厚,也不是不学无术,只是天资有限。
    高斌亲自考过儿子的学问,从他这个专业人士的角度看,儿子这辈子顶多就是个秀才了,要当举人,都得考到范进中举那个年纪。
    见幼子文的平平,难走科举,高斌自然也想过让他走一走骑射路子,也好把他塞进宫当御前侍卫挣个前程。
    谁知道高恪特别抗拒骑马。
    高斌前些年少在京城,等他回京述职,发现幼子十二岁还不会上马时,都惊了——满人骑射起家,京中一切跟着满俗走,少爷们出门都是骑马跟在女眷车边上,唯有高恪还是跟着额娘和妹妹坐车。
    高斌觉得不能这样下去,于是亲自带他去练习骑射。
    结果高恪理由频出:这匹马太高;这匹马好脏;这匹马有一股奇怪的味道。
    高斌按着满肚子的火,让人寻了一匹温顺矮小的母马,而且洗刷的干干净净。结果高恪还磨磨蹭蹭不肯上马,高斌一鞭子抽到他脚下:“你还腻歪什么!”
    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